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理于临床用药的变证论述
扶余 祖芳
扩张型心肌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“心悸”、“怔忡”、“喘证”、“心肌炎”等范畴。其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,虚实夹杂。过度劳累、饮食失调,脾胃功能不健全,或感受风热邪毒,耗伤心阴心气,终至心神失养,心血瘀滞,从而心悸胸闷,气短乏力,心影增大下肢浮肿等。 用药应以扶正补虚益气养阴。(生)黄芪、(炙)黄芪同用,因黄芪生用于固表止汗、托疮生肌、利水消肿,炙黄芪则补肺健脾、益气生血。黄芪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、抗血栓、抗病毒的作用,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,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并有效保护其受损伤心肌细胞 ,用于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。苍术、白术、党参、太子参有助黄芪以健脾补肺,益气生津。肺气旺,既能有助心血运行,又可宣发肃降之职以布散津液,滋养全身、脾主运化,升清,主统血,脾主饮食及食物的消化吸收,脾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,散步全身以营养各个脏腑及组织器官,通调水道下输膀胱;不致停聚而成痰为水浊。
扩张型心肌病乃为,本虚标实之疾,其标实以痰瘀互阻为主。人体的水液赖于脾的运化,肺气敷布,上通,调水道,下输膀胱,清者营养全身,浊者变生成尿液排出体外。若气虚脾不能运化水湿,肺不能宣发与肃降,则水液代谢紊乱,津液瘀聚为痰为浊。而气为血帅,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滞,如气虚推动无力,则血行就滞涩留而为瘀。:痰瘀互阻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病理现象:用活血化瘀祛痰以祛病邪,方用桂枝、赤芍、当归,根据证状选用苏木、五灵脂,蒲黄,丹参、鸡血藤、泽兰、川芎、益母草、郁金、虎杖、水蛭、牛膝、(制大黄、莪术等,与黄芪、党参或太子参、苍术、白术相配伍益气以活血,枳实、青皮、陈皮、柴胡理气以行血。化痰常以海藻、石菖蒲、陈皮、茯苓、半夏、紫苏子、僵蚕为主,因治痰先治气,气顺痰自除”,故化痰药通常与理气药同用,行气以化痰,又有健脾补肺之功效,使痰无生长之源。在活血药中,使用较多的为桂枝与赤芍,因桂枝善通经脉,温通心阳,化气利湿,赤芍“通顺血脉,除淤血,去水湿”白芍有敛阴,赤芍有散邪行血;赤芍、白芍同用,既可敛阴益营,又可活血散瘀,而桂枝芍药同用,改善组织血液循环,赤芍有抗血栓作用、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脏血流量。祛痰药中,以海藻、石菖蒲、二陈汤为多用。海藻软坚消痰,利水,石菖蒲化痰开窍,化湿行气,祛风利痹,消肿止痛,二陈汤则为燥湿化痰,理气和中之专剂。这些均有助于阻断并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肌变性。
扩张型心肌病大部分病例从病毒性心肌炎转化而来,临床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可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,此可能与病毒直接造成心肌损害及引发了自身免疫反应有关,对于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当清热解毒,在常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,可选用葛根、黄芩、黄连、苦参、连翘、白薇、茵陈、虎杖、柴胡、板蓝根、黄柏、蒲公英、藿香、佩兰、大黄等。上药具有抗菌、抗病毒、抗炎、解毒、利尿、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、抗心律失常。有利于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病变之恢复。
因此,在治疗中黄芪、党参、苍术、白术、茯苓等益气补中健脾之如脘腹痞胀,胸闷腹痛,加枳壳、青皮、陈皮、紫苏梗、乌药、行气消痞,除胀止痛;藿香、佩兰、砂仁、豆蔻芳香化湿,醒脾和胃;或以干姜、高良姜、附子温中散寒;或以半夏、陈皮和胃降逆;若肠道有改变,或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清肠化湿止泻;或以炮姜、附片温中止泻;若脾肾阳虚。若食欲不振,则常在辨证论治基础上,加用(焦)山楂、(焦)神曲、谷芽、麦芽等消食运脾。促使脾胃功能恢复以利病情之康复。
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扩张型心肌病之心力衰竭,方由(生)黄芪、(炙)黄芪、山茱萸、麦冬、海藻、桂枝、蒲黄、路路通等组成,方中(生)黄芪、(炙)黄芪补肺健脾,益气固表,利水消肿。肺气旺既能助心血运行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脾气旺运化健,气血生化有源,不致停聚而成痰;山茱萸、麦冬滋阴养心宁神,收敛耗散之心气;生蒲黄五灵脂祛瘀通脉,利水消肿,路路通行气宽中,通络利水,海藻软坚化痰,主通经脉,桂枝和营通阳化气利水。全方标本兼顾,气血痰水瘀同治,益气滋阴,通脉化瘀,消痰利水,补虚不敛邪,攻邪不伤正的原则,
典型病历
杨某,男,65岁。患者自2015年起胸闷心悸,气短 乏力,心率每分钟106///122/次,频发室性早搏,胸痛,医院彩超显示心影扩大,心包积液,三间瓣关闭不全,肺动脉膜狭窄关闭不全,左下肢孚肿,舌苔淡紫色,爪甲青紫色,出现各种心律失常,胸闷气短,咳嗽无痰,活动后病情加重 。 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“病毒性心肌炎”,经西医输液,中药治疗,病情反复,发作,迁延几年至 2017年再次住院诊为“扩张型心肌病”病毒性心肌炎, 2017年 5月心脏彩超均提示左室增大,收缩功能减退,射血功能异常瓣膜中度反流。查体,心悸胸闷,气短,咳嗽喘息不能卧,依枕而坐,口干,舌淡暗稍胖、苔薄黄腻,舌尖及舌两边青紫色,脉弦滑。血压110/62mmHg,心率105////120次每分钟,窦性心律不齐,心动过速,查体,腹软,无压痛,下肢浮肿。
患者:发病诱因是下雨着寒凉,高热不退,喘作性呼吸,便秘腹泻交替出现, 属寒邪内阻气阴两虚,脾虚湿阻,痰瘀互结所至,治疗:益气养阴,活血化痰,健脾祛湿,宁心安神。伯诺神药每次一支,每日三次,康丽胶囊每次三粒,每日三次,处方:(生)黄芪、(炙)黄芪各50g,(炙)黄精 30g,山茱萸 18g,玉竹 12g,麦冬 12g,(炙)桂枝 6g,葶苈子12g(炒)赤芍、(炒)白芍各 12g,(炒)苍术、(炒)白术各 12g,石菖蒲 10g,夜交藤 30g,葛根 30g,苏木10g,枳实15g,白茅根15g,熟地黄15g,连服6日,并同时服用倍他乐克每日25mg。心得安2片,连服数日,胸闷气短症状有所缓解心律每分钟92///102次,脾胃功能有所改善,守上方继续服用10剂,大便成形,日行一二次,仍胸闷,口干,睡眠欠安,上方去夜交藤,加合欢皮30g、川贝9g,12g、佩兰12g、海藻 12g。金银花30g,苦参15g上方随症加减,服用至2017年8月 8日,患者偶有心悸,胸闷,口干,心脏彩超复查,心影恢复基本正常主动脉瓣,肺动脉瓣稍宽,有轻度反流,患者精神尚可,现能参加各种工作,后又在继续服药调治痊愈。
二0二二年七月整理发表